我们的战略
爱旭秉持开放、平等、关怀的态度,为人才提供实现理想、长期奋斗的优质平台。我们搭建人才梯队发展战略,制定短、中、长期的人才招聘计划,将“坚持用工平等”作为人才招聘的首要原则,致力于向所有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
我们的治理
爱旭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等适用法律法规,制定《爱旭劳动政策》《招聘管理规定》《雇佣劳工管理细则》《人事管理规定》《爱旭人力发展与管理政策》等内部规章制度,严格规范用工,尊重人权,禁止一切形式的强迫劳工、雇佣童工、虐待和骚扰,以及因肤色、种族、宗教、性别、年龄、性取向或残疾等原因对员工进行歧视的不正当行为,并由工会进行监督落实。
- 职业发展体系
公司秉持业务战略与员工发展意愿相匹配的理念,建立了专业岗位和管理岗位双通道的发展路径,并建立内部轮岗机制,目前公司已划分59个职业赛道,开发完成58份任职资格标准。

- 人才赋能体系

我们的实践
- 人才招聘
我们搭建人才梯队发展战略,制定短、中、长期的人才招聘计划,有序开展人才招聘活动。同时,公司通过与外部咨询公司合作开展高潜人才识别项目、推动关键岗位继任计划等方式,持续为公司输送关键领域人才。
我们积极营造多元、平等、包容的工作氛围,致力于向所有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公司每年面向所有员工开展“平等合规用工”“预防职场性骚扰”等主题的专题培训,提升劳工权益保护意识。 - 人才培育
支持员工学历提升
我们支持包括兼职员工、合同工在内的全体员工获取学历、证书,实现自我提升。
我们与上海高顿、春华教育等教育机构的合作,为员工提供财经类定制化的培训课程即学历提升项目,为员工高起专、专升本提供优质高校资源。
支持员工技能提升
2024年年度,以任职资格为牵引,公司开展领导力培训、专业技术类培训、应届生培训等,本年度公司培训员工参与人次达到3000余人。
- 员工关怀
爱旭关注员工基础保障性待遇,为全体员工提供包括五险一金、带薪假期(法定节假日、产假、育儿假等)等福利保障。除法定社会性福利外,公司也面向全体员工提供多元化的关怀福利:
爱旭员工福利
我们为全体员工提供高品质公寓,配备餐厅、健身房、泳池与员工活动中心,聘请专业运动教练团队为员工提供私人健身计划、私教课程等服务,倡导员工快乐工作,健康生活。
此外,公司为员工提供餐饮、班车、差旅、探亲等各项补贴。
退休、离职返聘人员福利
提供协助计划,为退休人员提供商业险,并按照人力资源福利相关政策落实奖金、股权激励及其他相关福利。
困难员工帮扶
主动开展员工慰问与帮扶活动,制定互助基金扶持政策,对发生重大疾病或伤亡,或员工家庭遭遇意外灾害或意外事故导致生活困难的员工予以帮助。 - 薪酬激励与绩效考核
公司全体员工的薪酬由固定收入、绩效奖金、特殊岗位津贴、长期激励及其它津补贴构成,并基于“获取分享”机制,实现全体员工的奖金与公司业绩挂钩。此外,公司实施基于时间的单位计划(TUP3)长期激励优化机制,采取动态分配机制,让员工持有公司限制性股票及期权,使不同时期的奋斗者都能享受公司发展红利。
公司搭建适用于全体员工的绩效管理体系,基于《个人绩效管理规定》和个人业务承诺计划(PBC)模型,定期开展针对不同员工群体的个人绩效评估和反馈工作。

- 员工沟通及投诉渠道
爱旭重视员工人权保护,倾听并积极解决员工诉求与举报,打造“线上+线下”多元化沟通平台和机制。
法务部:设置电子邮箱、信函等渠道,受理法律事项的举报/ 投诉
审计部:设置电子邮箱、电话、信函、Welink、公众号等渠道,受理业务合作方和员工的舞弊投诉举报
人力资源部:开辟电子邮箱、信函等举报投诉渠道,受理各类重大行为事件的举报/投诉,包括但不限于:侵犯人权的行为(如歧视、骚扰、侵犯隐私、强迫劳动等)、背离爱旭价值观念、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或严重后果、损害企业声誉形象等。
爱旭心声社区:设置专人跟进员工匿名发帖的举报投诉和申诉,各基地/ 工厂/ 部门设置社区接口人制度,负责跟进、处理员工在社区上提出的各种诉求,并及时公布改善措施和处理结果,保证公开透明
各工厂:设置厂长信箱,定期举行员工座谈会及民主生活会 - 员工满意度调查与提升
我们每年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全体员工开展满意度调查,我们高度重视员工反馈的问题以及相关调查结果,从工作回报、培养发展、领导效能、文化愿景等维度制定改善计划,并追踪问题的解决程度,努力提升员工满意度。
亮点绩效
- 2023年,爱旭股份进行组织氛围满意度测评项目,年度组织氛围满意度得分为90 分
- 2024年为持续优化组织文化和工作环境,公司将继续面向所有员工开展年度组织满意度调查。
- 2024年,公司面向员工开展员工技能提升与职业发展培训,累计培训时长为128790.46h,人均培训时长为13.92h,员工培训平均满意度为98.92%。
我们的战略
爱旭致力于构建绿色、廉洁、负责任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承诺坚决不使用冲突矿产,努力推动供应商回应CMRT冲突矿产调查问卷,并将与供应商伙伴紧密合作,共同践行绿色采购、阳光采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我们的治理
爱旭股份供应链模式为采购部内部多部门协同并行结构,包括集成采购部、硅料采购部、设备采购部和各基地采购部以及质量运营部。
公司已建立《物料采购管理程序》《供应商开发与管理程序》《供应商质量绩效及日常管理规范》《供应商黑名单管理规定》《负责任采购与冲突矿产政策》《负责任原材料采购声明》《供应商行为准则》等政策规范。
- 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爱旭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对供应商从准入到退出实现分级分类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准入
基础资质审查
审核新供应商的基础信息以及各项资质证明,包括但不限于历史环境表现、劳工雇佣合规、贪污腐败等相关工商信息、经营风险、法律诉讼以及ISO系列认证进行审查评估
双重认证
根据不同品类要求,对供应商进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以及物料的双重认证,通过后,纳入合格名录
合同及协议文件签署
签署框架合同(包括但不限于环保合规、人权保护、反冲突矿物、反腐败贿赂、反洗钱等社会责任要求)、保密协议、廉洁协议
评估与考核
供应商自评
要求供应商对工艺制程管控、社会责任、EHS风险以及供应商环境与社会实践情况进行自评
绩效考核与激励
我们定期对供应商开展考核评估,根据考核结果对供应商进行分级管理,并给予相应的奖惩措施
- A级供应商:酌情增加其供应比例
- B级供应商:维持现有交易量
- C级供应商:要求供应商进行整改,对供应商提供相关支持,帮助其实现整改提升
- D级供应商,终止合作
现场审核
我们协同采购、品质、工艺、环安等部门,对核心供应商进行年度现场审核,审核内容包括不限于公司经营,环境安全,工艺制程管控等内容
退出
供应商黑名单机制
对出现虚假材料、假冒伪劣商品、安全事故、质量事故、环保事件、商业贿赂等违规问题的供应商,视其严重程度予以短期封禁或永久封禁(黑名单),禁止公司全体员工与黑名单供应商产生任何商业合作或经济往来。
我们的实践
- 原材料溯源
公司针对所有硅片供应商都已建立硅片、硅料的追溯流程,重点关注供应商劳工与人权议题的合规性。 - 冲突矿物尽职调查
在冲突矿产的矿物分类中,公司仅涉及少量含锡原材料的使用。目前,公司对所有含锡材料供应商已开展冲突矿物尽职调查工作,要求涉及冲突矿产的供应商出具《源头矿产声明》,签订《供应商自声明》和《产地证明》。公司推动所有含锡原材料供应商积极回应CMRT冲突矿产调研问卷,以更严格的审核标准,确保公司不购买和使用冲突矿产。 - 供应链ESG风险审查
公司建立供应商ESG风险评估体系,编制《供应商社会责任自评表》,从环境,社会,管理三个维度对供应商开展风险审查。 - 供应商合作与赋能
2024年,公司面向全体供应商、采购部全体员工开展ESG培训与宣贯,覆盖环境保护、气候变化、安全生产、廉洁管理、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等多个ESG议题。
我们的目标
爱旭致力于对100%涉及冲突矿物的原材料供应商开展尽职调查,要求其提供原材料产地证明并回应CMRT冲突矿产调查问卷,不断完善冲突矿产管理体系,以更严格的审核标准,确保原材料生产地区的人权、健康和环境不受侵害。
我们要求所有电池组件生产过程中涉及有害物排放的供应商必须每年度至少提供一次 RoHS、REACH报告,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及环保性。
亮点绩效
- 2024年,公司对所有含锡原材料供应商进行冲突矿物溯源,要求其提供《原产地声明》,公司合规矿产使用比例达100%,含锡原材料溯源覆盖率100%。
- 2024年,公司上线整体溯源报告系统,溯源范围已覆盖100%硅棒与硅料。
- 2024年,签订社会责任框架合同、保密协议、廉洁协议的供应商比例达100%。
- 2024年,开展供应商可持续发展(包括冲突矿物管理、人权问题、气候变化、商业道德、信息安全等议题)、阳光采购、供应链低碳转型等主题交流会600次。